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轻纺老板走上发明创业路
www.dqnews.com.cn 2017-04-25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曾经在深圳和德清本地做轻纺生意风生水起,后因行情和市场变化生意受阻陷入低谷,一度生意伙伴朋友也因经营不力而分道扬镳,再因缘际会得识浙大教授,迎合当下环保生态无害化、控减农药化肥新趋势,在新型物理灭虫灯的研发上日新月异,从轻纺老板转身为发明创业家,拥有十多项专利,其中数项发明专利。他叫杨根祥,德清科中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去年开始,发明的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并赢得市场的青睐,产品因为科技含量和实用性好评如潮。

  曾经的深圳弄潮儿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涌现过一批下海经商的弄潮儿,其中有一批胆子大的,南下到深圳特区经营轻纺生意。当年,杨根祥就是与朋友一起,到深圳去做轻纺生意,挖到了第一桶金。

  “当年的杨根祥,我们都叫他祥哥,是个财大气粗的大老板,身边有一大群弟兄围着。”一位当年跟随他做过轻纺生意的朋友老周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深圳做生意的杨根祥只要从深圳飞到杭州萧山机场,“祥哥来了!”的消息一传出,就会有很多德清朋友的小汽车要去机场接他,为他接风。朋友们到了深圳,杨根祥会非常大方、客气地出钱请客,朋友们吃、住、玩不用花一块钱。

  当年在深圳生意到底做得怎么样?杨根祥说,赚了几百万吧,在深圳的第一个手机叫“大哥大”,花了五万块,像一块砖头一样,既沉又大。

  一辆当年20多万才能买到的桑塔纳是他的专车,在当年的风头,不亚于现在的“保时捷卡宴”豪车。

  后来的轻纺大鳄

  时者运也,轻纺生意大起之后就是大落。当时有一笔生意,货物是售给一个邻县协作办在深圳的轻纺企业的。但是这家公司经营不善,货款讨不回来了,光这一家公司就达200万元。

  其实当年做生意,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正如反映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中描述的那样。很多企业都被三角债给逼死了。1995年,杨根祥无法回笼的应收款高达397万。这可是20多年前的近400万。

  1996年折戟深圳后,除了数百万元的应收款,杨根祥身无分文。只好从深圳打道回府,这个欠他应收款的协作办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到上海做生意,他找到这位负责人讨款子,讨到了2万元钱,才使他有本钱继续在本地的轻纺行业惨淡经营,维持生计。也是机缘巧合,后来这位负责人到吴江去开公司,杨根祥再去找到他讨款时,认识了吴江另外一位外贸公司老板。由于两人投缘,就合作继续做轻纺生意。从小做起,将德清众多厂家的轻纺产品组织出口。2000年到2003年,印花、染色、织造包括桐乡的原料,都来找杨根祥合作做生意。

  他被一个印染厂厂长称为是一个“德清县松散型轻纺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由于利润薄、质量要求也挑剔,因此虽然量大,但获利却不比当年。因为,行业在滑坡。

  浙大教授促转型

  随着轻纺生意的渐趋清淡,最终也让杨根祥感觉到,必须转型升级,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机会终于来临。在经营过程中,杨根祥碰到了一位专门研究“抲蚊子”机器的教授——浙大莫建初老师。

  莫建初老师是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知名昆虫学专家。2001年3月起,莫教授在浙江大学城市昆虫学研究中心工作,研究重点为基于白蚁的新能源开发、昆虫引诱剂与驱避剂及城市有害生物的IPM策略。在接触过程中,莫教授对杨根祥说,随着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上的害虫灭杀,使用农药不是一种先进的好办法,用物理办法来解决更生态环保无污染。以后,这种物理引诱、杀灭害虫的机器会越来越有市场。杨根祥一听,这一行当是趋势,就马上决定合作。由杨根祥投入资金,莫建初投入科技团队,双方合作研发害虫诱捕器。

  研发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开始前几年,生产的产品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灭虫灯市场比较混乱,区区二三百元就可以买到,而且当时市场上的灭虫灯基本靠电击,常常用了一年就无用,导致市场对灭虫灯失去了信心,销售惨淡,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连工资都拿不到。

  其中一位出资10%的股东对前途不看好,选择了退出。在这种情况下,杨根祥将所有在轻纺中赚到的钱投入到新型害虫诱捕器的研发中。现在的昆虫诱捕器,光源采用太阳能,杀虫不再靠电击,而靠一种风吸式储藏柜,只要被性诱剂引到灯下,马上就会被藏在柜子里的风扇涡轮般地旋吸入柜,再难出逃,对环境零污染。

  “这是第一代,这是第二代,这是第三代……目前已经是第四代新产品,拥有发明专利。”在公司的产品展示厅,面对摆满一室的数十台样品,杨根祥一一道来。在公司墙上,有一份获奖证书格外夺目。它是由中国发明协会于2016年11月颁发的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证书,“一种柜式蝇虫诱捕器”荣获了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的“发明创业奖项目奖”中的金奖产品。而两位发明者之一就是杨根祥。

  另一种太阳能杀虫灯获得的奖项与发明者也是如此。“现在,我们的诱捕器集成优化与应用示范项目已经获得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杨根祥兴奋地说,现在公司的发明专利已经有五项,另外还有两项在申报发明专利,其它专利十多项。去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爱发明”栏目专题采访并播放了杨根祥及科中杰公司的发明成果。

  外地订单纷纷来

  由于乌龙茶农残超标事件严重影响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使经济作物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得到重视,从而使科中杰的产品终于露出了曙光。2016年6月,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科中杰公司与湖北江夏区农技推广中心签订了采购合同,合同单价3600多元一台,供应200多台太阳能杀虫灯给当地的茶叶专业合作社使用。

  “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去年供货的质量不错,杀虫效果明显,且服务质量也到位,因此这些茶叶专业合作社今年决定续签采购合同,继续采购二百多台太阳能杀虫灯用于新的茶园。”杨根祥高兴地说,先进的科技终于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效益了。

  不仅如此,宁夏等外地省份的灭虫灯招标会也邀请科中杰前去参加,这几天杨根祥都是派营销队伍和当地代理加盟商开展业务,忙得不亦乐乎,短短一个小时的访谈时间,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个业务电话打进来。种种迹象表明:“今年业务比去年要好得多。”

  回首这三十年来的创业人生,杨根祥说,直到2016年,他才彻底与轻纺行业告别,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捕虫灯的研发与产销,因为他越来越觉得,这个事业是生机无穷的朝阳产业,值得下半生好好耕耘。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