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一早,乾元镇卫星村的稻田里一派繁忙景象。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机在金黄的稻浪中穿梭作业,种粮大户胡永琼正忙着调度人手和车辆,将一车车新收的稻谷运往不远处的农事服务中心进行烘干处理。
“今年种了268亩早稻,长势不错,估计亩产能超600公斤。”胡永琼说,“我们计划用四台收割机两天内收完,多亏了这几年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效率高了不少。”
相比过去靠太阳晒稻谷,如今镇上建起了现代化的农事服务中心,解决了农户晒谷难、靠天吃饭的问题。刚收下的稻谷不再堆在晒场,而是直接送入烘干机,进行快速脱水处理。
该中心配备了一套智能化烘干系统,单日处理能力可达80多吨。设备运行全程实现自动控温控湿,不仅提升了烘干效率,也保障了粮食质量。“我们实时监测稻谷含水量和烘干程度,确保每一批粮食都干得透、晒得匀。”胡永琼介绍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技术员正专注操作控制系统,查看各项运行参数,车间内机器稳定运转,整个流程井然有序。经过科学烘干处理后的稻谷色泽自然、品质稳定,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粮食收购标准,市场竞争力也显著增强。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为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像卫星村这样实现收割烘干“无缝衔接”的村庄越来越多,不仅提升了粮食产后处理能力,也为农户稳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金黄稻谷满车香,现代农业展新貌。眼下,我县正陆续进入早稻收获和连作晚稻移栽的关键时期,田间地头一派丰收忙碌景象。沉甸甸的稻谷,不仅装满了粮仓,也装满了农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