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1688第六届超级工厂大赛落幕,本季大赛历时79天,分为7大战区,吸引超3500名商家参与。经过层层比拼,来自经开区、新市镇的德清盛天服饰有限公司斩获全国总决赛季军、华东赛区冠军。
盛天服饰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围巾的外贸企业,主要为ZARA、GIVENCHY、ON-LY等品牌提供代工服务。2022年,企业入驻1688(阿里巴巴),试水电商渠道。作为一名厂二代,盛佳仪带领企业从“代工贴牌”走上了“技术创新”之路,成为1688围巾类目头部工厂,年销量达300万条。
开局:跟风爆款没出路
盛佳仪毕业于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交互艺术与技术专业。学成回国后,她接手企业电商部。然而,摆在这位年轻“掌舵人”面前的,是一道棘手的开局难题。
“仓库里要么是订单尾货和残次品,要么是签了保密协议不能卖的代工产品,根本无货可卖。”就在盛佳仪想要大展拳脚做原创设计的时候,父亲道出了他的顾虑:“现在市场消费降级,原创产品不好卖。”
无奈之下,团队尝试跟风市场做爆款,却迅速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沼。“这些爆款产品宛如复制粘贴,感觉每一家店都是一样的图片、一样的标题、一样的文案,毫无新意。”盛佳仪眼看着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围巾价格从12元一路被压至7.9元包邮价。
“这个价格做下来,企业根本不赚钱。”盛佳仪回忆,那一年,企业电商渠道最高日销售额仅3000元。这让她深刻意识到:或许价格战和同质化生产是当下的无奈之举。但一直如此,绝非长久之计,跟风爆款没有出路。
盛佳仪决定跳出“低价内卷”,重新寻找市场切口。
“当时聚酯纤维等低端材质市场已经饱和,产品价格低到我们根本无法跟进,但羊毛材质是差异化的好选择。”盛佳仪分析,羊毛材质既避开了羊绒、真丝的高门槛,辐射更多的客户群体,又能依托企业多年代工积累的品质背书建立信任。
“客户买羊毛围巾,更愿意选我们这样有大牌代工经验的企业,而不是只考虑价格,这就是我们的核心优势。”2023年,在盛佳仪的主导决策下,企业开创了第一条羊毛围巾生产线。
突围:坚持做好东西
方向确定后,盛佳仪将交互设计专业的“理性逻辑”融入围巾研发。在设计上,她坚持“以人为本、顺应市场”:通过分析年度流行色以及当下的消费趋势,以理性的色彩搭配和经典的格纹设计打造产品,在个性化和大众化之间寻找平衡。
在材质上,团队开启“持续升级”之路——从2023年试水羊毛材质,到2024年推出蓬松羊毛、高品质羊毛系列,再到2025年升级推出7%羊绒系列。每一次材质迭代都像“做实验”:先锁定目标手感,再反复调配面料、试验工艺,最终形成独有的产品竞争力。
渠道端的适配调整同样关键。针对电商平台“小批量、多频次”的客户特点,盛天服饰优化供应链响应速度,同时布局小红书等宣传渠道,持续拓展客源。“我们不打价格战,希望靠材质升级和品质背书吸引优质客户。”盛佳仪说。
精准的战略调整,迅速转化为亮眼的市场成绩。2023年1688商人节期间,盛天服饰单日销售额飙升至13万元。2024年,企业做到了1688围巾类目询盘量第一,商品交易总额相比前一年翻倍增长。
“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只有坚持做好东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而技术和创新就是我们打造产品‘护城河’的关键所在。”盛佳仪总结,从长远来看,坚持原创设计才能在市场立足,实现从价格内卷到品质突围。
对于未来,盛佳仪希望推动企业从“优质厂牌”向“知名品牌”的转型。盛佳仪举例,像优衣库、耐克等品牌,靠生活理念和品牌概念深入人心,这正是盛天服饰的下一步目标。“我们不仅要卖好围巾,还要传递‘品质生活’的理念,让中国制造成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