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微风拂过钟管镇青墩村,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酒香。在鑫溢酒业的院子里,熊江正仔细检查新一批酒糟的发酵情况。1994年出生的他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后接过这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企业时,就立下了一个心愿:要让这缕酒香飘得更远,成为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的独特味道。
“我们企业前身是青墩村和三墩村的联办企业,虽然现在改制了,但根始终在这里。”熊江指着企业围墙外崭新的村民住宅楼说。如今,他的企业里60名员工中,有三分之一来自青墩村。每年企业不仅向村集体支付5.9万元分红,还租用了村集体新建的公共服务中心作为员工宿舍,既解决了外地员工的住宿问题,又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最让熊江自豪的是今年刚入选市级非遗共富工坊的“酒糟文化”工坊。这个由村企联合组建的工坊,让本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接下来我要当好青墩村的推广大使,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回乡发展的希望。”熊江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着光。
与此同时,在钟管镇另一端的钟管村,德清新磊混凝土总经理蒋磊来到了企业附近的一片建设工地上。这位从桐乡来的“新村民”指着眼前这座正在建设的综合服务楼,兴奋地描述着未来的规划:“我们公司刚获评省级科技型企业,正需要扩大办公场地。这栋楼共2305平方米,一、二、三层我们将用作办公,四层的健身活动场地会向全村老百姓开放。”
蒋磊和父亲2018年来到钟管村创业定居,如今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生活。他的公司正处在发展上升期,而村里建设的综合服务楼恰好满足了他的需求。“这真是双赢的选择。”蒋磊笑着说,“企业有了发展空间,村集体每年能增收约26万元,村民们还多了一个活动场所。”
熊江和蒋磊都是钟管镇创新推出的“青村推荐官”中的成员。这个特殊的群体目前共有五人,他们都是扎根乡村的青年才俊,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在钟管镇,这些“推荐官”们正在书写一个个生动的共富故事:酒香氤氲的共富工坊里,村民们正在忙碌地加工酒类产品;即将竣工的综合服务楼工地上,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村企联建的座谈会上,年轻企业家们正在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随着越来越多青年人才的加入,钟管镇的“青村推荐官”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技术,更是新视野、新理念与新活力。而乡村也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这种“双向赋能”正在让钟管镇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