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 广电客服:0572-8662222
您现在的位置:德清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舞学盛宴 奏响舞蹈生态和弦
时间: 2025-10-27 来源: 作者: 记者 付露波 文 白羽 图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作为第二季新市古镇舞蹈艺术季配套子活动,舞蹈生态学理论和教学推广学术会在新市古镇举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舞蹈杂志等文化艺术界的众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舞蹈生态学开展学术研讨,共同构建丰富的学术体系,助力推动中国的舞蹈事业发展。

  据悉,舞蹈生态学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艺术家、舞蹈理论家、教育家资华筠经过十几年潜心研究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中国舞蹈理论的典范,也是中国舞蹈界少有的自主知识体系,为中国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去年六月,资华筠舞蹈艺术馆落成于新市古镇,此次学术会的举办,正是对资华筠先生舞蹈生态学理论的持续深化和传承。

  会议现场,与会人员围绕《舞蹈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舞蹈生态学教育推广,如何在高校落地普及》《舞蹈生态学与人类学互鉴,与非遗保护》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研讨交流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杨明刚介绍,新市古镇不仅是资华筠舞蹈艺术馆的所在地,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生态学研学馆的挂牌地,此次学术会在此举办有着特殊意义。

  他表示:“新市古镇依傍在大运河畔,坐落着名人故居,人文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交织出独特的人文气韵,这种场域非常适合舞蹈生态学的生根与发展。我们期待这里成为舞蹈生态学理论落地的平台,让舞蹈艺术能够更好地融入生活、走得更远,持续推动舞蹈生态学的长远发展。”

  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表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绿水青山,也包括文化生态的和谐共生。舞蹈作为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新时代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认为,此次舞蹈艺术季能够助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舞蹈走出剧场、走进社会空间和人民生活,而新市古镇在这方面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

  “处处可舞、人人共舞”是舞蹈生态学的核心理念之一。第二季新市古镇舞蹈艺术季举办期间,新市古镇联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资源,通过舞蹈工作坊、名师公益讲座、沉浸式环境舞蹈、舞蹈快闪、剧目展演及舞蹈大巡游等丰富形式,进一步强化舞蹈艺术的广泛传播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