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清县民政局老龄工作与养老服务科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这一国家级荣誉,标志着德清县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获得了高度认可。
据悉,德清县近年来积极探索多元化、精准化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成果显著。在智慧养老领域,该县加速推进养老机构“一床一码”数字化管理,并构建了覆盖广泛的“中心食堂+助餐点+送餐上门”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助餐点90个,年内助餐服务超过55万人次。
为提升老年人生活环境品质,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制定公共设施适老化建设指引,详细覆盖25类常用设施及55个活动场景,对酒店客房比例、金融网点配置等提出明确标准,推动适老化改造从“有”向“优”迈进,相关做法已获省级媒体多次关注报道。
在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方面,德清县实现了特困老年人县域内“一院供养”全覆盖,并创新建立“特困专账”及管理委员会,推行“五方协同”机制。同时,高质量推进“公建国营”省级试点,优化颐养院服务,老年人意外险直赔改革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针对城乡不同特点,德清县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及慈善资源,打造“物业+养老”的城市模式与“组别+养老”的农村模式。城市组建“1+3+N”助老团队提供精准服务;农村则积极推动低龄老人帮扶高龄老人,形成可持续的互助养老风尚,相关模式已在多个社区成功推广。
在破解“看病难、养老难”问题上,德清县通过盘活基层医疗闲置床位,打造“医中有养”联合体。部门协作开展坐诊、巡诊及签约服务,有效提升了床位利用率,降低了老年人医养成本,该模式已成为全省示范。
此外,德清县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出台康养旅居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推进旅居项目改造,并成功开设全县首家“银发超市”,建成8个“银龄工坊”品牌点,发布5条康养路线,初步形成了银发经济生态圈。
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既是鼓励,更是鞭策。下一步,德清县将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致力于为每一位老年人构建温暖、优质的晚年生活图景。